《填石路堤施工作業指導書》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填石路堤施工作業指導書(6頁珍藏版)》請在讀根文庫上搜索。
1、1.1.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路基工程石質路堤填筑(石料含量等于或大于70%時)施工。1.2.作業準備1.2.1.內業技術準備(1) 根據設計文件、標準規范,結合實際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在編制中力求考慮周到,措施得力,便于操作。并上報監理工程師批復。在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復核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閱讀、審核施工圖紙,澄清有關技術問題,熟悉規范和技術標準。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對參加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2) 測量組將填方區域及取土區域的導線上,水準點進行加密,恢復路線中、邊線,根據有關規定,釘出路堤的坡角,邊溝及橋涵的具體位置,恢復路
2、線的紅線,根據有關規定,釘出路基用地界樁,開挖5050cm的土溝距周邊老百姓用地加以區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糾紛;在距路中一定安全距離處設立控制樁,其間隔不宜大于50m,樁上標明樁號與路中心的填高。(3) 石質路基填筑前應對所填材料進行強度、堆積密度、巖石的密度(顆粒密度)、毛體積密度、石料的孔隙率等相關試驗。以確定石料的壓實標準。(4) 未見事宜,請參照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T 36102019)指導施工。1.2.2.外業技術準備(1) 選選擇施工機械,應考慮工程特點、土石種類及數量、地形、填挖高度、運距、氣候條件、工期等因素,經濟合理地確定。填方壓實應配備專用碾壓機具。(2) 施工便
3、道通暢,取運石質填料路線已選定。(3) 根據設計圖紙中的工程數量和試驗檢測結果確定取石質填料地點。(4) 路基工程路基石質填筑主要挖運設備:挖掘機、裝載機、自卸汽車、平地機或推土機、壓路機、灑水車、破碎機。1.3.技術要求(1) 性質不同的填料,應水平分層、分段填筑,分層壓實。同一層路基應采用同一種填料,不得混合填筑。路基填方施工,必須根據設計斷面,分層填筑、分層壓實;分層最大松鋪厚度應根據試驗確定,但最大松鋪厚度原則上不得超過50cm;填筑在路床頂面最后一層的最小壓實厚度不應小于10cm。路基上部宜采用水穩性好或凍脹敏感性小的填料。有地下水的路段或浸水路堤,應填筑水穩性好的填料。(2) 硬質
4、巖石、中硬巖石可用于路堤和路床填筑;軟質巖石可用于路堤填筑,不得用于路床填筑;膨脹巖石、易溶性巖石和鹽化巖石不得用于路基填筑。(3) 路基的浸水部位,應采用穩定性好、不易膨脹崩解的石料填筑。(4) 路堤填料粒徑應不大于500mm,并宜不超過層厚的2/3。路床底面以下400mm范圍內,填料最大粒徑不得大于150mm,其中小于5mm的細料含量應不小于30。(5) 施工過程中每一壓實層,應采用試驗路段確定的工藝流程、工藝參數控制,壓實中硬、硬質石料填筑路堤時,應進行邊坡碼砌。碼砌防護的石料強度、尺寸應滿足設計要求。邊坡碼砌與路基填筑應基本同步進行。(6) 采用易風化巖石或軟質巖石石料填筑時,應按設計
5、要求采取邊坡封閉和底部設置排水墊層、頂部設置防滲層等措施。(7) 質量可采用沉降差指標進行檢測;(8) 施工過程中,每填高3m宜檢測路基中線和寬度1.4.施工工藝流程與施工方法1.4.1.施工工藝流程圖填石路堤施工工藝圖1.4.2.施工方法1.4.2.1.土方路基施工方法(1) 施工準備對原地面處理:清除原地面草皮、耕作物、樹根、淤泥、腐植土等有害物質,用壓路機碾壓至規定的壓實度,檢測合格后進行下一道工序;確定取料場的位置,制定采集方案,配備自卸車及附屬機械,規劃便道;對填料作標準試驗,同一作業段材料盡量材質均勻,達到填石路堤的質量的要求,骨料比例、細料含量、塑性指數等符合規定;每一種填料開始
6、填筑前應作試驗路段,驗證壓路機型、鋪填厚度、碾壓遍數、檢測質量方法和控制方法。(2) 測量放樣復核中樁線位、水準點高程和中樁標高。按縱向設計標高和橫斷面設計圖,逐樁放樣。釘出中心樁和邊樁,設置標桿,標出每層的填筑高度,掛線施工;設置好觀測沉降量的基準點和樁位;(3) 按指定位置,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的取料場,用推土機清除l覆蓋后,用推土機或裝載機或挖掘機按填料要求進行備料,監理工程師簽認“材料許可證”。(4) 選用大噸自卸汽車運料至施工路段內,運用“車推法”攤鋪。即首先進一車石料卸在填筑地段,推土機馬上根據填石路堤容許松鋪厚度處起鏟攤平,然后第2車料卸在第1車料推平的末端,第1車料的石塊就均勻地
7、被壓在下面,細料在表面嵌縫,這樣填石路堤表面看不見突石,即平整又順適,又便于壓實。(5) 分層填筑用推土機配合人工整平采用分層填筑,應安排好石料運輸路線派人指揮,按水平分層,先低后高,先兩側后中間卸料,并用大型推土機攤平。個別不平處應配合人工用細石塊、石屑找平。如石塊天然級配較差,粒徑大,石塊間的空隙較大時,可于每層表面的空隙里掃入石渣、石屑、中粗砂或砂礫,再以壓力水將砂沖入下部,反復數次,使空隙填滿。對于大于20 cm的石塊進行人工檢出或砸碎。如填料顆非常均勻,無細料填充時,可用人工再用小石塊找平,石屑塞縫,最后壓實。填料中如果粒徑在20 cm以上的石塊較多時,邊坡外側可選用未風化的堅硬石料
8、砌筑,厚度不小于1.0 m,可以起到封閉路基的作用。(6) 灑水填石路堤不同于土質路基,難以確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在路堤填筑過程中根據填料顆粒組成和石料性質,由現場監理人員同意,可適量灑水,使路基表面平整。(7) 碾壓和整形填石路堤密實程度,只有選用振動壓路機,才能達到最佳壓實度。本工程指定振動壓路機激振力不得小于25KN。要求配備CA-25或CA30型振動壓路機,壓實效果最好。經試驗確定:先用大型履帶推土機或1821T重型鋼輪壓路機穩壓12遍之后,振動壓路機振壓不得少于6遍(不包括檢測時碾壓的2遍),最后再用1821T壓路機靜壓12遍,使沉降量不超過5mm。碾壓速度不宜大于3KM/h,
9、碾壓時直線段由兩邊向中間,小半徑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縱向進退式進行??v向接頭搭重壓不小于2 m,橫向接頭輪跡重疊1/3,直到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均勻。按設計斷面進行邊坡整修,達到平整、無懸石。每層填筑時,留有超寬(每側各25 cm),邊坡坡度按1:5控制,施工時路拱2,路床頂面按1.5。(8) 檢查壓實度填石路堤的壓實度檢測采用“沉降量觀測法”,沿路縱向每20 m一處,橫向不小于3點(即左、中、右各一點),但每100m2不少于10點,定點觀測每層壓實后表面標高。1.4.3.注意事項1.4.3.1.石質填筑施工要點:(1) 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的填石路堤應分層填筑壓實。(2) 巖性相差較大的填
10、料應分層或分段填筑。嚴禁將軟質石料與硬質石料混合使用。(3) 中硬、硬質石料填筑路堤時,應進行邊坡碼砌,碼砌邊坡的石料強度、尺寸及碼砌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邊坡碼砌與路基填筑宜基本同步進行。(4) 壓實機械宜選用自重不小于18t的振動壓路機。(5) 在填石路堤頂面與細粒土填土層之間應按設計要求設過渡層。1.5.質量控制及檢驗(1) 成形后的外觀質量標準應符合下列規定:1路堤表面應無明顯孔洞。2大粒徑石料應不松動。3邊坡碼砌緊貼、密實無松動,砌塊間承接面向內傾斜,坡面平順。4路基邊線與邊坡不應出現單向累計長度超過 50m 的彎折。5上邊坡不得有危石。1.6.施工安全(1) 現場施工人員必須熟悉安全
11、操作規程,堅守崗位,根據勞動組織分工原則各負其責。(2) 根據工地情況,做好場地布置,合理安排臨時設施,進行安全保衛工作,布置安全防護設施和統一的安全標志,在施工現場醒目位置設置固定的大幅安全標語及各種安全操作規程牌。(3) 正確指揮和組織生產,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嚴格控制加班加點,防止因人員疲勞、機械超疲、各種動力車輛超速或超高超寬裝載而發生的事故。(4) 取石場如采取爆破法時必須注意安全,火工品的保管、使用必須要嚴格符合安全要求。(5) 汽車裝土、卸土時,停卸地點平整堅實,在危險地段卸土設專人指揮。1.7.環境保護(1) 盡量少占或繞避林地、耕地,保護原有樹木及地表植被。臨時用地范圍的耕地采取措施進行復耕。(2) 施工場地內修建施工排水系統并確保暢通。(3) 運輸可能產生粉塵的車輛配備擋板及棚布,防止粉塵飛落,減少對生產人員和當地居民造成危害,必要時進行灑水。(4) 施工中產生的廢水廢液應妥善處理,避免污染農田。(5) 對職工定期進行環保教育及培訓,提高環保意識。(6) 工程完工后及時清理現場垃圾,做到文明退場。(7) 在各施工現場200m之內有居民區時,合理安排時間,盡可能將噪聲大的作業安排在白天或前夜(6:00-22:00)施工,盡量避免生產噪音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必須在深夜施工時,應征得當地政府及環保部門的書面同意。